足迹
让你当书童,你成大夏文圣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0章(第1页)

大伯闻言一个激灵,茫然地抬起头。

“本官问你,你方才提及,卢小友六岁时曾作过一首诗?”

大伯整个人都懵了。

卢小友?

都这种时候了,县尊大人为何还对卢璘如此客气?

他不该是立刻撇清关系,将所有罪责都推到柳府和卢璘身上吗?

大伯心中疑惑,嘴上却不敢怠慢,哆哆嗦嗦地回答:“是是的,大人。”

“可记得全诗?若还有印象,请当着大家的面,将诗复述一遍。”

大伯微微一愣,这都什么时候了,还提什么诗?

但他不敢违逆,只能努力地在混乱的记忆中搜寻着。

片刻之后,大伯终于想了起来,磕磕巴巴地念出了声。

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”

“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”

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

当最后一句诗念完,现场罕见地安静了一瞬。

在场不少学子和百姓,脸上都露出了动容之色。

吴井元抓住这一瞬间的静默,摇头感叹:

“好一个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”

他猛地转身,目光扫过全场。

“诸位听听,六岁的稚童,便能道出如此反哺之言,将人子之心,描摹得淋漓尽致。

“六岁稚子,便能有此感悟,此等纯孝之心,竟被尔等污为不孝?”

此言一出,现场一片哗然。

“六岁能作出这等诗?”

“此诗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确是佳作,当得起一个神童之名。”

“可可这和舞弊又有什么关系?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,古来有之。”

人群的议论声中,孙行之脸色一沉,立刻站了出来,冷声反驳。

“县尊大人,一首出县之作,又能代表什么?”

“在场的同窗,能作出此等诗篇的,亦不乏其人,难不成个个都是案首的料子?”

“卢璘或许小时聪慧,可这不正说明,他后天疏于管教,走了歪路吗?”

“您想凭一首不知真假的旧作,就为他洗脱舞弊的嫌疑,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