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 运粮(第1页)
一个时辰后百官被召
南牧建立粮仓的事一提出来立即就有人否决,户部尚书垂着头只管说,数十人不同意,一小部分的人沉默,只有极少人同意。
户部尚书飞快地瞥了眼门口的禁卫军,不知不觉已经加了三倍数量。
一下午
百官逐个被凤栖宫召见。
去时一头雾水回来的时候个个面露土色,不仅如此,今日凤栖宫还有百官命妇被召见。
黎夫人等人带头同意存粮。
同意的早早就被放出宫了,不同意的还留在凤栖宫。
眼看着天色渐黑
乐晏嗓子都快冒烟了,喝了杯温水润润喉,揉着眉心:“这帮老骨头果然难啃。”
“娘娘,这些人不是没有软肋,再等等,奴婢瞧着也快熬不住了。”红栀心疼地端来了补膳。
乐晏接过,吃了一大半才缓了过来,手搭在腹部:“本宫也不想动血腥,只是有些人不见棺材不掉泪。”
一夜的功夫又有不少人妥协了,还剩几个老顽固,乐晏看了眼几人,这时黎夫人入宫了。
“薛大人家爱子如命,尤其偏爱幼子,这些年也闯了不少祸端。”
“章大人膝下的几个孩子,个个中庸,章大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后继有人,若能得重用,说不定也能服软。”
“还有刘侯爷,世子迟迟未曾请封,若侯夫人主动存粮,积极配合,娘娘许诺世子之位,臣妇觉得侯爷答不答应已经无所谓了。”
九个大臣逐个击破。
乐晏按照黎夫人的建议照做。
果不其然在午时前,事情顺利办成,侯夫人不仅存粮,还捐赠了朝廷一万两银子。
乐晏当即下旨夸赞侯夫人秀外慧中,册封了侯夫人的嫡子为世子,并表示侯爵永袭。
整个侯府上下对皇宫方向不停地磕头谢恩。
朝廷建立两座粮仓放在了金陵城,由禁卫军亲自看守,百官连夜将府上的余粮清空,存在了粮仓内。
户部尚书亲自坐镇发放粮票或是银票。
百姓们看个热闹。
有人猜测是不是因为边关急缺粮草了,朝廷故意弄这出戏给他们瞧的。
结果黎家带头破除流言,在东西城门口施粥一个月,人人有份,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夫人跟风效仿。
粥,也不是清汤寡粥。
一碗足够填饱肚子。
这下百姓倒有些疑惑了,朝廷对外解释:“要打持久战,粮草不可缺,但能保证不论何时,任何人来了都可以拿着粮票兑换,若有兑不出来的,十倍偿还,童叟无欺!”
有人还是观望。
不过这些都不重要,乐晏看着兴致冲冲赶来的户部尚书:“粮仓都快满了,也已装整齐,随时都可以运去边关了。”
“先别急,再等等。”乐晏指尖敲打桌面。
前脚刚囤积了粮草后脚就送走了,百姓肯定会闹腾起来。
金陵城举办一场外嫁婚事,新娘子是国公府嫡女远嫁凉州城,十里红妆,羡煞旁人。
也不知是谁说嫁妆里藏匿着粮食。
在送嫁那日,有人借机打乱了送嫁队伍。
数百个大箱子翻倒在地,里面都是一些字画,陪嫁之物,没有一粒米,众人见状有些唏嘘。
闹事的人被抓起来。
送嫁队伍不得已又重新回府整理再出发。
此次用上了马车,还有专人守着,生怕再有人来闹事,一路吹吹打打离开了金陵城。
……
边关
南牧攻下北燕一座城,打得北燕节节败退,南牧士气大振,但困境也摆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