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(第4页)
黑暗放大了恐惧。刚被压下去的恐慌情绪再次抬头,楼上开始传来压抑的哭声和抱怨声。
大家别乱!原地别动!苏晚晚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,带着明显的喘息,但依旧努力维持着稳定,老板!手电!蜡烛!
客栈老板应了一声,摸索着去找应急照明。
短暂的闪电光中,我看到苏晚晚转过身。刚才强撑的镇定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。她抱着自己的胳膊,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了一下。那一下颤抖很细微,但在黑暗的放大下,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我心上。
她也会怕。她不是神。她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,独自带着几十号人被困在这狂风暴雨的山坳里,肩负着所有人的安危。
就在这时,一阵更强的穿堂风裹挟着冰冷的雨气,猛地从没关严实的门缝里灌了进来。
嘶……一声极力压抑、带着点颤音的抽气声传来。
是苏晚晚。
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,抱紧了自己的胳膊。冲锋衣在这种湿冷的环境下,保暖效果实在有限。冷,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,她的身体在诚实地反应。
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。脑子还没反应过来,身体已经先动了。
苏导!
我两步跨到她身边。黑暗中看不清她的表情,只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强撑着的紧绷感和…一丝无助的冷意。
嗯她应了一声,声音有点闷,带着点鼻音。
我二话不说,直接拉开了自己登山包的主仓拉链。动作快得我自己都惊讶。手指在里面精准地摸到了那个硬邦邦的长方形塑料包。没别的想法,就是不能看着她冷。
我掏出那个暖宝宝包——没错,就是一大包!抽出一片,撕开包装,动作麻利得像演练过千百遍。然后不由分说,塞到她冰凉的手里。
贴上!后背或者肚子上!我的声音在黑暗和风雨声中显得有点大,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,导游证必考题第三百条——高原山区昼夜温差大,极端天气可能性高,暖贴是必备应急物资,要带够!
黑暗中,我看不清她的表情,但能感觉到她整个人都僵了一下。手里那片暖宝宝散发着微弱的热度,在她冰冷的指尖显得格外清晰。
时间仿佛凝固了几秒。只有外面狂暴的风雨声和楼上隐约的嘈杂。
然后,我听到她极轻地、带着点难以置信的笑意,长长地、缓缓地吁出了一口气。
呵……那笑声很短促,像紧绷的弦终于松了一点。她没有拒绝,摸索着把暖宝宝塞进了冲锋衣里面,贴在了后腰的位置。
林轩,她的声音在黑暗中传来,距离很近,带着一种奇异的、卸下些许防备的柔软,你…你这准备得也太充分了吧
有备无患嘛。我摸了摸鼻子,有点不好意思,但心里莫名地踏实了一点。
谢了。她轻轻说。黑暗中,那两个字像带着温度,熨帖了我刚才揪紧的心。
客栈老板终于找来了几支蜡烛和手电筒。微弱的光亮重新燃起,驱散了一部分黑暗和恐惧。光线下,我看到苏晚晚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,但腰背似乎挺直了一些,眼神也重新凝聚起那种熟悉的、沉静的力量。她接过一支手电,光束扫过我和王哥:王哥,林轩,辛苦你们,帮老板一起,给楼上每个房间送点蜡烛过去,安抚一下大家情绪。
好嘞!
没问题!
我和王哥立刻应下。分蜡烛的时候,王哥凑到我耳边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贼兮兮的笑:行啊兄弟!暖宝宝攻势教科书级别的雪中送炭!哥们儿看好你!他还贱兮兮地竖了个大拇指。
我:……滚蛋!
脸上有点烧,但看着苏晚晚拿着手电,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老板去检查门窗、清点应急物资的身影,心里却像那片暖宝宝一样,悄悄地、持续地散发着热度。
雨还在下,风还在吼,但好像,没那么难熬了。
6
甜蜜约定
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停电,像一场高强度的压力测试。当第二天清晨,雨势终于减弱成淅淅沥沥的小雨,救援人员艰难地疏通了下山道路时,整个旅行团的气氛都变了。
大家像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战友。之前的陌生和客套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亲近感。互相帮忙搬行李下湿滑的石阶,分享最后一点干粮,笑声也真诚了许多。
苏晚晚依旧是那个专业、干练的苏导,指挥大家有序上车,清点人数,和救援人员对接。但细看之下,似乎又有哪里不一样了。她的眼神偶尔扫过我时,不再仅仅是职业性的温和,会多停留那么零点几秒,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,有时嘴角会不自觉地弯起一丝极淡的弧度。尤其是在看到我背包侧袋里那本卷了边的《孤独星球》时。
回昆明的路上,车厢里气氛轻松。王哥彻底化身我的僚机,逮着机会就在苏晚晚面前夸我:苏导你是不知道,昨晚林轩那叫一个稳!暖宝宝都备着,绝了!一看就是资深玩家,靠谱!
搞得我恨不得把他嘴缝上,只能尴尬地笑。
苏晚晚听着,也不反驳,只是笑笑,目光落在我身上,带着点调侃:嗯,是挺靠谱的。下次带团,我得学学,暖宝宝列进必备物资清单。
全车人都善意地笑起来。我脸上发烫,心里却像灌了蜜。
行程最后一天,是自由活动。大部分团友选择去市区买买买。我没什么购物欲,那本《LP云南》都快被我翻烂了,上面用各色荧光笔标注的重点密密麻麻。我决定去书上强烈推荐的一个冷门小巷——文林街,据说藏着最地道的豆花米线和旧书店。
刚走出酒店大门,就看到苏晚晚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。她今天没穿冲锋衣,换了件浅蓝色的棉麻衬衫,搭配简单的牛仔裤和小白鞋,长发随意披散着,少了几分导游的干练,多了几分邻家女孩的清爽,好看得晃眼。
她看到我,径直走了过来,脚步轻快。
林轩,去哪
啊去…去文林街转转。我有点意外,心跳又不争气地加速。
哦豆花米线潘家老店她挑眉,精准地说出了我的目标。
对!书上说那家绝了!我眼睛一亮,举起手里卷了边的《LP云南》,像找到了知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