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(第4页)
你怎么来了林微吓了一跳。
我妈让我来北京看我表哥,江逾白说得很自然,把手里的文件袋递给她,给你带的。
里面是她落在书桌上的物理笔记,还有几张他画的面试注意事项,甚至标了进门先敲门别忘说谢谢这种小事。
你是不是特意……
不是,江逾白打断她,耳朵尖又红了,顺路。我表哥就在这附近上班。
林微没拆穿他——他表哥明明在海淀区,离这家酒店远得很。她把文件袋抱在怀里,心里暖暖的:谢谢你。
面试很顺利。招生办的老师问她为什么选材料科学,她没说因为厉害,只说:我想研究更轻、更结实的材料,以后能用来造装甲车,让战士们更安全。
老师笑了,问她:不怕苦吗国防大学的训练可不轻松。
不怕,林微想起江逾白说的对自己诚实,认真地说,做喜欢的事,不觉得苦。
面试结束那天,江逾白陪她去了趟天安门。雨停了,天很蓝,广场上的红旗飘得很舒展。林微站在旗杆下,看着红旗顶端的那颗星,突然觉得心里很亮。
江逾白,她转头看他,等我开学了,你要不要来北京玩我请你吃食堂。
江逾白看着她,眼里的光比天上的太阳还亮:好啊。
第五章
两张不同的机票
十月,录取通知书寄到学校那天,林微正在帮老师整理物理竞赛的报名单。班主任把一个印着国防大学字样的信封递给她,笑着说:恭喜啊林微,咱们学校第一个考上国防大学的女生。
周围的同学都围过来看,叽叽喳喳地问国防大学是不是要军训是不是能见到真枪。林微笑着一一回答,心里像揣了颗糖。
放学时,江逾白在教学楼门口等她。他手里拿着个信封,是哈工大的录取通知书,红色的封面,很亮眼。
我也收到了。他把信封递给她看,嘴角带着笑。
恭喜!林微接过信封,翻来覆去地看,哈工大的航天工程,超厉害的!
以后说不定能合作。江逾白说,你造装甲车的材料,我造火箭的外壳,说不定能用同一种技术。
林微笑了:那可说定了。
两人并肩往校门口走,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走到梧桐树下时,看见陈宇和苏瑶站在那里。
苏瑶手里也拿着录取通知书,是清北的,红色的封面很显眼。陈宇站在她旁边,手里捏着张机票,看见林微和江逾白,脚步顿了顿。
恭喜。林微先开口,朝苏瑶点了点头。
苏瑶扯了扯嘴角,没说话。陈宇看着林微手里的信封,眼神复杂:你真的要去
嗯。林微点头。
我下周到英国。陈宇突然说,把手里的机票递了递,帝国理工的通知书也到了。
恭喜。林微说。
你……陈宇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,又停住了。
苏瑶突然开口:姐姐,你为什么非要去那种地方又苦又累,还不能随便出国。不像我,以后可以跟哥哥去英国看大本钟,去巴黎看铁塔。
林微看着她,突然觉得她有点可怜。她的世界好像只有哥哥和光鲜的远方,却不知道还有别的活法——比如为了某件事拼尽全力,比如站在自己喜欢的地方,看着红旗升起的样子。
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。林微没多说,拉着江逾白的袖子,我们先走了。
走过他们身边时,林微听见苏瑶对陈宇说:哥哥,你看她,肯定是嫉妒我们能出国。
陈宇没说话。林微回头看了一眼,看见他站在梧桐树下,手里捏着那张机票,眼神空落落的,像丢了什么东西。
她没再回头,和江逾白一起往前走。
她不懂。江逾白突然说。
嗯。林微点头。
但我们懂。江逾白说。
林微转头看他,他正看着她,眼里的光很亮。阳光落在他的蓝衬衫上,落在她手里的信封上,落在两人并排的影子上,暖得像春天。
后来,林微偶尔会在同学群里看到苏瑶发的照片。她和陈宇在伦敦的街头,在巴黎的铁塔下,笑得很开心。但没人提过陈宇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,要娶苏瑶,也没人提过苏瑶在清北的成绩——听说她理科跟不上,经常熬夜补课。
林微没再关注。她忙着适应国防大学的生活,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出操,白天上课,晚上泡在实验室,周末还要去参加体能训练。皮肤晒黑了,手上磨出了茧,但每次走进材料实验室,看到那些闪烁的仪器,看到窗外飘扬的红旗,她就觉得心里很踏实。
寒假时,江逾白来北京看她。他穿着厚厚的羽绒服,站在国防大学的门口,冻得鼻尖发红。
你们学校真大。他跟着林微往里走,眼睛四处看,比哈工大还大。
那当然。林微笑了,带你去看我们的实验室。
实验室里,林微指着一台正在运转的设备说:这是在做材料强度测试,你看这个数据……
江逾白认真地听着,时不时点头,偶尔问一两个问题,都问到了点子上。林微讲得兴起,转身想去拿数据报告,没注意脚下的电线,差点摔倒——江逾白伸手扶住了她。
他的手很暖,扶在她胳膊上,轻轻的。林微抬头看他,他也看着她,眼睛里的光比仪器的指示灯还亮。